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女生耽美>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81. 自然:天文地理 史上著名变戏法受害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1. 自然:天文地理 史上著名变戏法受害人……(1 / 4)

在先贤们的强烈要求下, 申猴把画像换成了本人的照片。

这样,大家就都满意了。

申猴正式开始讲解:

【诸位如今生活的环境基本都山清水秀,可能不太了解后世的情况, 先给你们看几个视频。】

无数个巨大的烟囱在向天空排放黑色黄色的浓烟,天空一点点染上阴霾的色泽。污水肆无忌惮地被送入河流中, 导致河水腐烂发臭。大规模的树木砍伐, 于是一座座青山成为斑秃黄土……

在向古人展示了后世科技力量的同时,也把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恐怖副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

视频的最终, 是一个全国地图。地图上原本覆盖着大量的绿色,一点点萎缩变黄, 被城市聚落、沙土荒漠等存在代替。

简直触目惊心!

【后世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导致了环境的急速恶化。因为闭关锁国, 我们比旁人落后了数百年, 想要快速跟上他们的步伐,就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

和环境急速恶化相对应的,是华夏各行各业的腾飞。他们用了百年不到的时间赶上别人那么多年的积累, 自然就没有办法顾全所有方面。

不过一开始, 只是无力处理那些排放入外界的污染物。到后来有处理的技术了, 则是某些黑心商人不肯费劲处理,只想最大限度的捞钱。

【许多后世人误以为古人不懂环境保护,因为古代的环境压根没有受到什么破坏, 没必要保护。】

【实则不然, 先贤们早就提出了相关理论。而且不仅仅只是提出理论,王朝律法里也有相关规定。】

申猴调出了《孟子》和《庄子》中的不少词句,其中孟子的理论是以治国为主、庄子则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

以《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为例——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说的是不用密网去水中过度捕捞、甚至导致鱼虾绝户, 鱼虾就能源源不断、怎么都吃不完。以及按照一定的时节去山中伐木、而不是随意乱砍乱伐,那么木材也能生生不息、永远用不完。

【孟子的这段话是在表达他的治国理念,认为这样百姓就能够安居乐业,国家也能安稳祥和。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他说得确实不错,环境与百姓和国家息息相关。如果环境不好,短时间内或许还不显,但时间一长,必然生乱。】

作为佐证,申猴展示了田地被污染导致无法种植出作物,百姓颗粒无收的场景。

接着又展示了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患者人数暴增,医院人满为患的场景。

皇帝们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他们确实听过孟子的这番治国理念,但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从食能果腹和各种资源够用这两个方面来粗浅地看待这件事。

没想到环境污染还会大规模影响百姓的身体健康。

不过想想也正常,先不说古代出现植被稀缺的情况下本来就不多。即便出现了,治下百姓也感染了呼吸道疾病,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也不一定能发现这个病的根源是植被减少导致的。

最麻烦的就在这里,古代医疗太差了。

治病一向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对于百姓来说,能不生病是最好的。和治病要花的功夫比起来,保护林木什么的根本就不值一提。

【东周时期,秦国律法《田律》中有规定,春日二月不许进山砍树、不准堵塞河道,夏季之前不准烧草制作肥料、不准采摘刚刚发芽的植物、不准捕捉幼鸟和鸟蛋等,直到七月才解除禁令。】

古人对物种的繁衍保护,开始得远比现代人以为的要早。

【《礼记》中也详细规定了春天不应合围猎场,将猎物一网打尽,要放过幼崽,避免赶尽杀绝。】

申猴顺势放出了《礼记》编写者、西汉礼学家戴圣的画像。

众人看到了画像之后,齐齐沉默了。

倒不是他的画像格外丑,或者格外好看,在所有人里清新脱俗。

而是——

这个画像怎么看着好像孟子那幅?!

申猴慢悠悠补充:

【这些画像都是后头朝代的画师纯靠想象力绘制的,出现撞脸也很正常。】

戴圣哽住:在下何德何能……!

申猴反问:

【撞脸孟子不好吗?孟子这幅多好看,要是撞脸孔子或者朱元璋,那才要难受呢。】

已经看过自己画像的孔夫子:……

还没看过自己画像的朱元璋:哈?

刘彻好奇死了:

“朱元璋的画像什么模样?快放出来给朕瞧瞧!”

孔夫子的画像之前天幕展示过了,所以他已经不好奇了。

说起来确实是丑,反正他无法理解后人这种喜欢在画像上搞一些奇奇怪怪的特征来显示所画之人“天生异象”的偏好。

咱就是说,重瞳这类的也就算了,确实看上去很唬人。豁牙驼背到底哪里算奇人异象了?画像真不是孔子的黑粉画的吗?

明朝位面的朱元璋此刻却不是很想知道自己的画像长啥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