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太带着宋念喜和孙萍花,在山谷忙了一圈。
挨家挨户地告知瘟病之事。
周家三兄弟则召集了一些壮年男人,一同搬来些石头杂物,暂且把山谷的出入口阻挡一二。
待全山谷的人都知晓此事后,周家便同大家一起商议,每家轮流出个男丁,负责山谷出入口的看守。
不能放外人进来。
眼下,乡亲们都还未从瘟病带来的震惊中缓过来。
一个个都满眼惊色。
有些妇人更是吓得面色苍白,生怕那瘟病会进了山谷,让大家伙遭殃。
“好好的咋就会有瘟病呢。”
“如今荒年,饿死多少人了,尸身都没人收,乱成这样不出瘟病才是怪事儿!”
“这可如何是好啊,我三岁时便见过瘟病的厉害,那时可是半个村儿都没了啊呜呜。”
眼看着已经有胆小的开始低声呜咽了。
周老太微微皱眉,这便站出来安抚。
“大家伙儿都别慌!”周老太声如洪钟,一开口便像是给了众人一颗定心丸般:“咱知晓得早,早做防备,定不会出事儿,都哭啥,没事儿晦气得慌!”
周老三也道:“这瘟病是打外面传进来的,如今咱们只要不让外面的人进来,捱过这段时日,咱们便能保全自身了。”
“老三说的对,可得保全住咱山谷啊,咱好不容易逃荒到这儿,受了多少罪,可是不能再遭难了!”老刘头激动地拄着拐棍儿道。
李铁匠也忐忑点头:“可不是咋的,那便听周家说的,咱们就受些累,一起轮流守着谷口,不让人进来便是了。”
好在,如今正值初冬,庄稼户们都在家里趴窝,也没啥好出谷的。
于是周老三开始跟众人商量着守值的事儿。
山谷现下一共住了八十三户人家,没有男丁的只有三户。
而有两个以上男丁的人家一共有六十八户。
周老三寻思了一下,便想先从这六十八户中,每家挑一个男人出来,负责看守谷口。
“平时来往咱山谷的人不多,咱一次只两个人同时守着就好。”周老三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乡亲:“白天夜里轮流着来,一天换三次岗,大家看如何。”
老三办事妥帖,话又说的利落。
众人一听,自然是挑不出错来,这便都应了下来。
周老三正色点头:“那今个儿便先从我家老四开始,大家也不必惊慌,咱只是不出谷而已,其余的都跟平日里是一样的。”
这话多少安抚了乡亲们的忐忑之情。
众人想想也是,没啥好慌的,最起码现下谷中还是太平的。
周家本来在山谷中就有一定的好名声,如今又警醒了瘟病一事,相当于再一次救了大家伙儿。
一时间自然是更有威望了。
不少乡亲再看向周家人时,那眼底都是满满的感激和敬佩,像是看着大恩人似的。
“多亏了周家啊,不然咱还啥都不知呢,一旦谁不小心出去染了瘟病,岂不是全家都得遭殃。”
“周家真是咱山谷的救星,都帮咱多少次了!”
“就是,若是咱们山谷能躲过此难,定要一起报答周家,要是没有周家,怕是咱大家伙都要没了。”
眼看着众人满脸都挂着感激之色,无一不是真心的,周老太的心里暖烘烘的。
守着明事理的乡亲过日子,就是舒心。
不过正所谓树大招风,周家只想做实事儿,不想图啥图虚名。
要承了太多赞誉反而容易惹人嫉恨,不是好事儿。
于是周老太这便泼了盆冷水,浇一浇众人的热情。
“我老太婆也不仅仅是为了帮大家,毕竟我周家也在山谷过活,哪里能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帮大家也是帮我们自己,你们也不必这般客气。”周老三大大咧咧地摆手道。
乡亲们一听,心里的恩情负担也没那么重了。
众人一起又说了会儿话后,便忙着各回各家忙活了,毕竟这大冬天的也不是一点儿活没有。
周老太望着大家伙离开,也正要带着儿子们回家去。
谁知这时就看见顾家媳妇儿在一旁偷偷抹泪儿。
周老太怕她有啥难处,便过去安抚道:“顾家的,你这是咋啦,可是还在担心那瘟病的事儿。”
顾家媳妇儿点点头,却又摇了摇头。
最后才叹气道:“虽是为了瘟病,但我倒不是为了自家担心,我是念着我在镇上做工的弟弟,他一家都住在镇上,定还不知瘟病的事儿。”
周老太听着不由心底一沉。
镇上人多,瘟病早晚是要传过去的,若是能提前过去告诉一声,或许这顾家媳妇的弟弟倒也能保全自家。
“我想给我弟弟报个信儿。”顾家媳妇儿难受道:“可又怕……又怕乡亲们不许我出去后再回来。”
周老太微微叹了口气:“眼下能保全山谷已是不易,外面的人咱也不能全顾得上,你还是别想了,一切自看天命吧。”
顾家媳妇儿想想也是这个理儿,难受地擦擦泪,便也不去再想了。
这世道艰难,能顾上旁人的时候自然是要顾的,可有时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