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汉末大丈夫> 第258章 南蛮入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8章 南蛮入侵?(1 / 3)

早在张任的郡营中火光冲天而起的时候,严颜就选择了开城投降

真香将军也好,断头将军也罢,其实本质上这严颜终究是出身于巴郡严氏,所思考的也都是家族的利益,所谓的忠诚,也就是那么回事儿罢了,再说他又能忠于谁呢?淳于琼那个傀儡么?

事实上巴郡这个地方在原本历史上就不受刘焉刘璋的管制,本地豪强势力很大,先出了个甘宁后出了个赵韪,都是名义上做着刘璋的官,实际上收着刘表的钱,行的是割据,造反之事,甚至赵韪还曾兵围成都,只差一点就把刘璋给宰了,若非是刘表恰好后院起火,长沙的桓阶造反分了他的精力,恐怕最终入川一统荆蜀的就是刘表了,而赵韪死后整个巴郡甚至大规模的投降了张鲁。

所以说啊,四川和重庆,自古以来关系就不好,压根不是一家。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严颜投降他之后,虽然有点臭不要脸,但秦宜禄心里还真是有了点后悔情绪。

‘早知道这川军这么不经打,就不应该给这严颜投降的机会,直接把江州给打下来好了。’

这特么巴郡的豪强势力,确实是大啊,以至于他现在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豪族,甚至是压根不知道这地方他打下来之后要怎样治理。

这当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东汉的经济情况就是如此,北方地区的豪强虽然也多,但到底还是留了一部分的自耕农,大豪强也纷纷都琢磨诗书礼仪努力往世族的方向去奔,往儒林的那个方向去琢磨,最终也大多沦为了世族门阀的附庸。

但是南方南方地区却是大不相同,可以说整个长江以南,正儿八经能称得上世族的家族都不多,豪强之家却是极多,超级超级多那种。

比如李典他们家那种规模在兖州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那都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豪强了,但这样的家族规模放到长江以南,根本就排不上号。

而这却是又涉及到一个核心的问题:因为东汉朝廷对长江以南的统治本来就是极其稀松的,长江以南真正发展起来也不过是近一百年左右的事情,三代人而已。

一是因为气候原因,汉时天气比后世更热,导致降雨更多,不同于现代好多人认为的,天气越热土地越肥,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老百姓不事耕作,其实事实却是恰恰相反的。因为降雨太多,所以水灾频繁,土壤在雨水的冲刷下肥力也会不断流失,导致土壤多为含铁量高的红土,即便是现代社会,东南亚、南美、非洲的农业也都不怎么发达,甚至许多国家都做不到粮食自给,所谓的种植业大多种的也都是经济作物或者水果,老百姓都是用香蕉当主食的。

那玩意顿顿吃,吃得智商都低了。

西汉时候,广大长江以南地区的情况都还是跟南美洲差不太多,所谓耕种,就是把种子扔地里,然后等着下雨,收了就吃,收不了,就去找果子吃,反正地广人稀,气候炎热,倒是也饿不死人,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无饥馑之家,也无富贵之家。

这种独特的生产的方式自然也就导致基层政府在南方地区存在感比较薄弱,因为大家确实是也用不着政府来管什么,大家自然也就懒得去遵什么王化,生活习惯上自然也就比较蛮夷,老百姓对官府没有认同感,官府也因鞭长莫及,管理能力极其的稀松。

整个南方地区在西汉时,就只有蜀地,也就是成都平原因属于秦人文化圈的原因得到了一定的开发,这还不包括巴郡,以前秦人都是管巴郡叫巴蛮的。

直到了东汉以后,随着气候的变化,长江以南的降水才终于少了一些,这才有了少部分的土地拥有了种植水稻的条件,那些最早尝试着开荒种地,亦或者是从北方迁移过来的人,渐渐的抱团到了一块,也修建了小型的水利设施,渐渐的这边也发展起来了一点,而这些抱团耕作的人,渐渐的自然就成了这南方地区的豪强,大豪。

这些豪强根本就没有土地兼并的需求,因为整个长江以南到处都是土地,把那些无主的土地变成耕地,这特么非但不是造孽,反而可以说是功德无量啊。

人家的土地是自己开垦的,水利设施是自己修的,老百姓都是自发的聚集到一块的,整个过程中几乎就没有官府什么事儿,家里的人绝大多数也没有什么文化,不知道什么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时候上边派下来一个官,就想管理人家。

凭什么呢?

至于除了这些豪强之外的土地,那都是不事耕种的蛮荒之地,地广人稀,百姓乱窜,习俗跟蛮夷差不多,连基本的编户齐民都很难做到,倒是没有豪强阻碍,可官府也照样是管不着啊。

所以天下十三州里北方地区占了九个,且荆州治所南阳,扬州治所九江,益州治所汉中,都在北方,核心区域顶多蔓延到长江沿线往南一点点,正儿八经的南方人朝廷基本都不管,几乎就是当地豪强自治。

巴郡,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情况,这种豪强又被称之为宗贼。

事实上南方地区大开发还真就是三国时代开始的事儿,一来北方地区的老百姓为躲避战乱大规模的移民,二来南方的这些诸侯,尤其是刘备和孙权为了对抗北方政权确实也是励精图治,深度挖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