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汉末大丈夫> 第245章 废孝廉,置秀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 废孝廉,置秀才(1 / 3)

“臣,荀悦,参见大将军”

大将军府中,秦宜禄望着贾诩刚给他领来的这个人微微的有些出神,一时之间也是有点懵的。

“文和竟要将你举荐给我,这道着实是让人意外了,怎么,你们这些个关东名门,又要开始两边下注了不成?”

荀悦闻言笑着道:“家中人多,则自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和政治主张,这难道不正常么?在下是真心实意的以为,当世能力挽狂澜,平定天下,还社稷之安康者,非是大将军您莫属的。”

贾诩则在一旁道:“仲豫带头上表,认为本朝或许可以恢复西汉武帝时的徙陵旧制,就以,颍川做个试点就很合适。”

“哦?这么说,颍川荀氏,还愿意做个带头表率喽?”

秦宜禄也很是诧异,所谓的徙陵,乃是西汉时为了抑制豪强所行之法,就是将全天下的豪强强制的,统一的给弄到中央来生活居住,让他们花钱,最后成为京兆人士。

这样的方法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地方的有钱人抽上来,使地方上永远没有足够有钱的有钱人,而那些到了中央的有钱人,则除了有钱之外其他的什么也没有,自然也就翻不起什么浪花,往往一两代人就能沦为普通人。

当然,这一套所谓的制度,也就是汉武帝时期执行的还算到位,然后很快就形同虚设了,根本就执行不下去。

说实在的刘彻这个人啊,虽然是由他开始搞出了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看他的所作所为,他实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法家皇帝,一辈子对内干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强国,弱民,所谓的独尊儒术对他来说更像是当婊子立牌坊的那个牌坊。

只不过后人光想着那个牌坊,谁也不去当婊子,基本上随着汉武帝的一死,他的那些制度就一个接一个的都被推翻了。

法家认为民弱则国强,国家要想富足就必须压迫和剥削百姓,儒家则是主张民富国强,听起来自然是儒家思想更好了,至少说出来好听不是,然后说的多了,本来是忽悠别人的东西,可能后世的有些皇帝自己就也都信了。

一个颍川的儒林世家子弟,居然主动提出要徙陵?这却是有一点意思了,简直就类似于自己革自己的命了。

“奏表何在?拿来给我看看。”

贾诩闻言掏出了竹简递上,秦宜禄直接将竹简打了开来看了,一目十行的看完,却是也不禁赞叹道:“写得不错。”

这荀悦的徙陵之策,与西汉时还真有点不太相同,西汉的政策是把天下富户集中起来,之后当肥猪一样给养起来,专门建一座城给他们吃喝玩乐,图的就是让他们赶紧花钱,花完钱就不管他们了。

毕竟身为君主直接抢钱有点不好,强制消费则多少还有点人性。

这也是后来执行不下去的根本原因所在,毕竟在整个过程中天下富户抛家舍业的来中枢花钱实在是没什么好处,自然会竭尽所能的躲避征召,只要这当皇帝的稍微软弱一点点,全天下的有钱人就一定会集体反对。

而地方官府肯定也是不乐意执行这个策略的,毕竟有钱人都跑中央去了,地方上的经济肯定也好不了。

再说能当官的哪个不是有钱人出身,他们没钱他们儿子也会有钱的。

荀悦则是认为,颍川的世家豪强大多都有家学渊源,颍川书院现在又已经成为了太学,既然如此,何不干脆让颍川世家们统一迁到阳翟的太学著书立说,钻研学问,干脆取消一切家学传承,让大家在书院中任职,这样也方便朝廷在颍川地区进行清查田亩,释放佃农的工作。

也就是这些人集中起来之后不再当做猪来养了,而是让他们集中起来做学问,他们也愿意放弃家中的土地啊,佃农啊什么的,大家都方便。

更加神奇的是,他的这一封奏表,居然还有不少颍川世家中其他人的联名。

“有点意思,怎么,仲豫你们是支持朝廷清查田亩,重新分配土地之政策么?”

荀悦闻言,不由得苦笑道:“这哪里是支持不支持的问题,正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颍川这地方毕竟距离中枢太近,难道颍川的世族不支持,这田亩,大将军就不清查了么?似是袁绍袁术之流,吾实是不认为他们会是您的对手。”

秦宜禄闻言笑道:“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若是天下人都能像仲豫你一样的识时务,这政务,可就轻松太多了,你是俊杰啊。”

“你们颍川世家啊,还是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你们的立身之本又是什么,说实在的,颍川这地方最大的优势就是毗邻中枢,世家多,光是累世两千石的名门就足有二三十个之多,历朝的尚书令中,你们颍川人占据了将近三分之一,相比之下,土地,人口,又算得了什么?守着这些东西与我拼命,这不是缺心眼么?”

“大将军您说得是。”

想了想,秦宜禄道:“你们颍川啊,和其他的地区到底还是有点区别的,役使贫民的现象固然也有,但相对还是要好一点的,人口最多的也就是阳翟郭氏,然而无非也就是占了半个县的土地,畜养了不到两千个人而已,相比于他们家世代廷尉的政治地位来说,考虑时代背景,我特么居然还觉得也不是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