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赞成。”
谁都知道贾诩是秦宜禄的代言人,是他的影子,那既然贾诩都赞成了还有谁能够反对?
因为心头不爽,何后忍不住讥讽道:“董公,既将我儿比做了昌邑王,是铁了心要做霍光么?”
董卓则也是点头承认道:“正是如此,太后,臣以为正因为霍光废了昌邑王,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仁宣之治,难道不是么?新皇虽然年幼,但天资聪颖,既贤且德,正应该立为天子,必可开创不让于宣皇帝的盛世。”
特么的两岁连话都不会说,甚至每天晚上都还要喝奶的孩子,这是怎么看出他有宣帝之姿的?
说是这么说,何后却也不好如何反对,搭个声说一句就已经是极限了,再拦着,就该跟这董卓背后的秦宜禄撕破脸了。
遂索性叹息一声点头道:“天子失德无道,是朕的过错,是朕没有教好啊,也罢,那就依了太傅的意吧,还望太傅与诸位大臣们,能够好生的辅佐我们母子,保我大汉江山,千秋万代,延绵不绝。”
然后依旧恶狠狠地瞪着董卓。
“太后,臣这里有一份名单,想各自给予举荐,还请太后能够恩准。”
“嗯?”
何后接过来一看,好悬没气出个三长两短来:表董旻为后将军,董越为左中郎将,牛辅为右中郎将,张济、樊稠为羽林左右郎,李傕、杨定为虎贲左右郎,这特么全是你的人啊!
仗还没打赢呢,这就要封赏了?你以为你是谁?秦宜禄当年得势的时候也不曾如此大手笔的安插亲信吧?
然而深吸了一口气,何后却问:“文和以为如何?可是看过太傅的这封信了?”
“回太后话,已经看过了,尚书台这边……认为大战在即,给将士们擢升个一二官职,倒是也并无不可。”
这一听何后就明白了,老东西这是要退休啊!否则贾诩不可能允许这董卓如此肆无忌惮的配置势力,尤其还都是他弟弟,侄子,女婿之流,连点避讳都没有。
当然,这些职位虽然都比较高,但其实也都是虚职,甚至如做右中郎将这种职位本来就是将军预备岗,根本没有正式的权责,说白了,就是先把品级给调上来,安董卓的心,等这一场胜仗打完,大家军功在手,董卓在从容退休,到时候在以这些虚职为基础给大家进行平调或者小升一级,自然也就是顺其自然之事了。
这些必然也是他董卓退休的条件,而且秦宜禄已经答应了,气得何后一时之间也是咬牙切齿,因为董卓一旦退休,以他的身份必然是荣归故里,他这个做太后的日后再想找董卓的麻烦,只怕也一样是一丁点机会都没有。
锤蛋之仇,岂不是没法报了么?
皱着眉阴阳怪气地说道:“太傅可真是公忠体国啊,这几日,咱们务必要多多走动,我一个妇道人家什么都不懂,还需要太傅您教教朕才是啊。”
董卓也是微微一笑,然后抱拳道:“太后,关东群贼已经悍然在攻打汜水关了,说是诛宦,实则已经与造反无贰,臣请亲自前往汜水关以临军阵,以确保洛阳万无一失。”
想报复我?门都没有啊!老子不在洛阳待了。
既然反正是要退休了么,那咱作为一个武将,战场也拼杀了大半辈子,这最后的最后,自然也应该在战场上给自己的仕途画个句号。
然后何太后就愈发的被气得牙根直痒痒了,但人家董卓这个理由如此的光明正大,她又如何能够拒绝呢?拦着他不让他去么?那万一汜水关若是失手了,这责任算谁的?
当然,董卓不肯再在洛阳待了,也是怕秦宜禄对他忌惮和误会,而且现在汜水关的战事也确实是有一点急了,所以散朝之后董卓一点也不墨迹的就出发去汜水关了。
再然后,自然便是天下大哗。
尤其是紧跟着贾诩以董卓的名义推行改革之法之后,天下的官员全都疯了一般的开始咒骂董卓,关西地区还好,零星小乱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至少直接兵变的不多。
关东地区的所谓诛宦联盟在如此巨震之下,自然也愈发的蓬勃壮大,也从所谓的诛宦联盟又变成了讨董联盟。
袁绍也终于带着自己的兵马从冀州赶了过来,甚至皇甫嵩也跟在了他的账下听命,一时之间,似乎还真有点原本历史上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那个意思。
而汜水关内,见董卓亲身至此,军中将士自然也是士气高涨,尤其他还是带着一大摞委任书来的,这些凡是跟着他的人纷纷升官,谁又能不高兴呢?
笑着看了一眼关外数里之外的军阵,笑问着自家女婿道:“如何?”
牛辅也笑着道:“汜水关本就是雄关险隘,有我镇守,自然是固若金汤,贼人攻势也不算猛烈,倒是颇有些练兵的意思。”
“练兵?”
“一日之间来个一二次,每次打不了多长时间,稍一遇挫便撤军,整军,也看得出来都是一些新兵蛋子,许是在等大部援军?”
“听说袁绍也到了,没和他弟弟一起?”
“袁绍的兵马驻扎在陈留的酸枣就停下了,应该也是在整兵,忙着结盟吧,听说岳丈您把皇帝给废了?估摸着,他们这盟是越结越大了。”
“呵呵,这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