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了半天,原来迎他是假,议事才是真啊。
这消息其实至多一天,秦宜禄一定也就知道了,但是这一天之差,许多事儿可能就已经来不及了,比如眼下当务之急摆在秦宜禄面前的问题就是:这师,还会不会了?
当然,看这皇甫嵩、朱儁、曹操这三个人居然会特意为此表面上与战事无关的事情费这么大的劲也能明白,这几位拥兵之人心中都是十分清楚的,黄巾啊,其实真成不了什么气候,没人真拿他们当做最大对手。
能覆灭这大汉天下的绝不是黄巾,反倒是这天下拿这黄巾当做影子,行此党同伐异之事,搞不好才会真的让社稷动荡,甚至亡国了。
“到底怎么回事,能详细说说么?”
曹操摇了摇头,道:“具体情况连我也不知,此处人多眼杂,不方便说话,先喝酒吃饭吧,晚上咱俩同塌而眠如何?”
“嗯。”
秦宜禄心中炳然,知道这曹操是要跟自己说被窝话,而以他,和自己现如今的身份地位,居然还有事情是要在被窝里才能说的,这就已经足以让秦宜禄心头乱跳,汗流浃背了。
当然,秦宜禄和曹操也并不是在窃窃私语,在场的众人都是听得见的,众人自然也是反映不一,如孙坚、阎忠这种早就知道的,一心在看秦宜禄的反应。
王允和刘宠与秦宜禄一样,是真不知道此事,就见刘宠的面上闪过一抹忧色,眉头紧锁,忧虑的是这大汉江山风雨飘摇,朝中的争斗却是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不讲政治规则了,这般的斗下去,大汉恐怕真的要完。
而王允却似是城府不深,竟然在面山流露出了一丝喜色,虽是极力压制,很快收敛,却也被在场的所有人都瞧去了。
毕竟王允是纯纯的关东党人么,杨赐下课,这无疑是对关西将门的致命一击,所谓此消彼长,这又怎么能不让他欣喜若狂呢?
关羽却是面现一抹怒意:国家都烂成这个样子了,平舆前线的将士们正在浴血厮杀,结果这豫州所有的带兵大将没人关心战事,反而集体跑到这里来商量朝中的人事变动。
简直离谱!这到底是这些将领们不干人事儿,还是朝廷已不值若此?
这些人的表情自然都被秦宜禄看在眼里,但现在他自己也是一阵阵的心烦意乱,也没心思去面面俱到了,整场宴席,大家都是走个流程,匆匆地吃饱肚子,也没人有兴趣看什么节目,众人就各自散去,开上小会了。
秦宜禄连夜先去了曹操的书房,道:“速速与我说来,朝中局势到底如何?杨公为什么会被罢黜,又要掀起大的波澜了么?”
“具体情况我也不知啊,我还想问你呢,你与杨公关系匪浅,他孙子现在还在你手上呢,难道此事你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么?”
“哎~,没有,真没有啊,你……此处没有外人,你与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我现在脑子有点乱。”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道:“最大的可能,对你来说也最好的方向,便是杨公本人的身体出了问题,刘公以前做过杨公的掾吏,也算是自己人,算是有所传承,只是……他不是关西派罢了。”
秦宜禄闻言点头道:“确实,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如此,人过七十古来稀啊,我的故乡有一句谚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若只是单纯的因为杨公身体出了问题,这事情倒是能稍微简单一些。”
更何况秦宜禄知道,原本历史上杨赐明年就会死,一个明年就死的七十多岁老头子,今年这身体出点问题,比如脑血栓之类的弄个半身不遂等类似疾病导致突然无法理政,这个可能性确实是不小。
刘陶是杨赐的人,因此这样的人事任免相对来说传承有序,至少这背后不会是太激烈的政治斗争,政治路线上也不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但刘陶乃是颍川人,说是皇亲吧,又是济北贞王刘勃之后,这个刘勃乃是刘邦的孙子,换言之也就是西汉的宗亲,实际上与这东汉皇亲完全不是一档子事儿,本质上和刘表差不多,早年便一直跟着党人混,颍川人么,那是党人的大本营,此人的政治主张相比于杨赐要更加激进得多,尤其是在诛宦的问题上,更是接明火执仗,就跟那宦官刨过他么家祖坟似的。
这也是没什么办法的事,关西派现在人才凋敝,除了杨赐之外,真正能拿的出手的人物几乎就只剩下秦宜禄和皇甫嵩了。
杨彪固然是奔着杨赐接班人的那个方向去培养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的资历,甚至能力,照比杨赐都差得太多,说白了这杨彪对标的乃是袁绍,能力上相比袁绍都还是远远不如,现在让他扛旗去跟袁隗等人打擂台,他还没这么能耐。
估计也正是因此,才不得已使了拥有宗亲身份的刘陶来顶替杨赐,那么如此一来,秦宜禄与这刘陶虽然素昧平生,但看在老领导的面子上,这刘陶按说也不会太过难为自己。
而若是这个事并非只是杨赐身体抱恙这么简单,而是杨赐被人给斗了下去,那事情就比较复杂了。
皇甫嵩和秦宜禄都是刚刚升了官爵,卢植那边又即将开刀,杨赐在其中无疑是出了力的,那么袁隗等关东世人恐怕也未必就会甘心,说不定便使了什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