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城为何如此穷苦?”
项庭没有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启禀王上,东陵城的情况,十分复杂。”
“这地方最初,是一群山匪在群山中修建的城池。”
“这里的百姓,和绿林匪寇或多或少都有些联系。”
“在以往,这地方的人都不从事耕织劳作,都是干一些绿林的勾当。”
“臣到任之后,将东陵城周围的山寨全部焚烧了。”
“那些抓到的绿林匪寇,也全部都依律处置。”
“不过即便如此,依然有大量的绿林匪寇,在周围的山林中流窜。”
“城中不少百姓,和这些绿林匪寇也有勾连。”
宋知命没有隐瞒,将他知晓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听他说完,项庭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地方的人,或者说一部分人,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
他们还无法做到努力耕织,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勤劳致富。
他们更喜欢的做法,还是干祖祖辈辈的老本行,做无本万利的大买卖。
“此事你是如何解决的?”
项庭喝了一口茶,随后继续看向宋知命问道。
“下官一方面在鼓励耕种,官府甚至有人,专门教这里的百姓种田织布养蚕。”
“各类农具,官府最初也会给他们提供。”
“不过收效甚微,许多人心中都抱着侥幸心理,都更愿意去做那零本万利的大买卖。”
“下官就只能铁腕镇压那些在山林中流窜的盗匪。”
“这样做的效果虽然好,但无奈周围都是山林,非常适合这些流寇躲藏。”
“不仅是这个地方的流寇,其他一些区域的流寇,也会藏身在周围的山林中。”
“下官这次外出抓回来的流寇,基本上都是其他地方流窜到此处的。”
宋知命说到这里,有些无奈。
原以为清剿了这些山匪的山寨,他们就应该消停一些了。
结果没有山寨之后,这些山匪变得更加让人头疼。
“陈望如何看?”
项庭随口问道,他暂时没有想到,要如何解决这个地方的问题。
听到越王询问,陈望笑着说道。
“这里有大量的流寇聚集,或许不是偶然,而是有人刻意推波助澜。”
“让众多流寇觉得,这地方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所以就有越来越多的流寇不断过来。”
“事实上,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这里也确实适合流寇生存。”
“在属下看来,想解决这件事,并不麻烦。”
“只需大肆的鼓励耕种就可,若是耕种获得的好处,比当流寇获得的好处更多。”
“这些流寇,当然不会一门心思的想要当流寇。”
“这是其一,其二则是对一些罪责不大的人,只要他们诚心悔改,就可以既往不咎。”
“这一类人若是愿意参与到劳作中,就可以作为典型。”
“其三则是要继续镇压一门心思当流寇的那一部分人。”
“对这些流寇,城守府衙要镇压,还要让东陵城的百姓,检举这些人。”
“不仅如此,甚至可以从王都调遣一支兵马过来,一同剿灭这些人。”
“只要杀掉这些一门心思想当流寇的人,其他人就不会那么想当流寇了。”
“毕竟流寇这行业,不仅风险高,还没什么生存空间。”
“这三板斧下去,东陵城的情况,会有不少改观。”
陈望这番话说完,宋知命和城守府衙不少人都是眼前一亮。
他们以往有不少想法,也尝试过不少做法,但都收效甚微。
宋知命最后能做的,就是雷打不动的每天进山剿匪。
此刻当真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在陈望说完之后,宋知命觉得,按照陈望说的来做,事情差不多就能成了!
“宋知命,陈望的谋划,你觉得如何?”
项庭对东陵城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他也没有直接拍板此事。
“启禀王上,下官觉得陈望大人的办法很有效。”
“虽然要耗费官府不少钱粮,但特事特办。”
“东陵城的情况,本就有些特殊。”
“在东陵城逐渐转变成正常城池,并且蒸蒸日上的时候。”
“东陵城也会和越国其他城池一样,为越国天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宋知命不认识陈望,也没有听说过陈望的大名。
陈望的民策,兵策,国策三策,虽然十分精辟,也分析的十分到位。
但目前知晓三策的,只有项庭众人。
简而言之就是,越国各方,还不知道陈望这位大才。
“既然如此,能否按照陈望的规划,来治理东陵城?”
项庭继续问道。
“下官觉得完全可行。”
宋知命点了点头,他已经准备,接下来就按照陈望说的做。
“好,那就按照陈望的规划,来处理此事。”
“东陵城在其他方面,还需要朝廷援助吗?”
项庭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