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后。
乱石岛,方圆不过百里,位于神仙岛统治边缘区域,几乎没有灵气,因岛上乱石纵横而得名。岛上居住着数十万凡人,多为锦姓,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
大海上。一对父子正收起渔网。少年皮肤黝黑,身材健壮,脖颈上用麻绳戴着一个玉质小茧,正吃力的拖拽滑车收缩捕鱼网,看得出来这一网收获颇多。
“爹,快来帮我,扯不动啦!”少年吃力的大喊。
渔夫固定住船舵,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抓住绳索,少年手臂向上一抓,脚踩桅杆向下一拉,顿时捕鱼网被拉了起来。
“这一网大获丰收啊。”渔夫喜道,手中又加了把力,和少年一起把渔网拖进了船舱。
“爹,这一网得有百十斤。你看!还有几条银梭鱼。”少年一边擦去脸上的海水,一边兴奋的说道。
少年名叫锦天赐,十三岁。十三年前渔夫锦大海在和他的妻子张云妹在海边打渔,将他从漂浮的木板上救上来。夫妻二人年过四十无儿无女,这个孩子被他们认为是上天赏赐的,故取名天赐。
“是啊,这加上之前捕到的,今天满满当当得有两百来斤。”锦大海翻动着渔网高兴的说道。
二人将渔网收拾妥当,便摇桨向岸边靠去。
不多时,在石头岛东侧一座用石头垒起来的低矮房屋中,父子二人已开始分拣今日捕捞所得,明日一早还要等鱼贩子过来收鱼。张云妹则在洗刷渔网,将上面的海水冲刷干净。
一家三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虽说清苦却也还过的去。
晚间饭后,锦天赐点着一盏鱼油灯,坐在桌前捧着一本《云海纪事》读的津津有味。他没有念过书,也没钱读书,锦大海更没有让儿子去读书的意识,他希望儿子将来能学门手艺成为一个手艺人,不要再像自己一样打一辈子渔。但锦天赐自幼对读书向往,每每有空便偷偷溜到村里的学堂外,靠着窗户跟着学堂老师识字,他幻想着有一天离开这个小渔村,即使去不了更大的岛屿,在石头岛石头镇闯荡一番也好。
“天赐,快别看了,早点睡吧,明日还要早起卖鱼呢。”张云妹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道。
“娘,你说这世间真的有人能飞吗?”锦天赐看着书答非所问。
“这不是我们该考虑的事,明天把鱼卖了,我就送你去张家村铁匠铺拜师学艺,虽说铁匠也是劳苦命,但比起我们渔夫收入还是稳定的多,不像我们靠天吃饭。”锦大海靠着火堆,借着火光正补渔网。
“爹,娘,我想学做生意,打铁多没意思。”锦天赐仍然一边看书一边说道。
“学做生意?”张云妹扑哧一笑,道:“你别生意没做成,让别人把你卖了。”
“别瞎咧咧了,这张铁匠要不是你娘的····的····”
“表姑父。”
“对,表姑父,人家还不一定能答应咱们呢,就这样我还得备齐了拜师礼才行。”锦大海放下渔网,抽起了旱烟。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着,憧憬着往后美好的生活。
第二日一早,锦大海与鱼贩子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算是卖了一个不错的价格,又拿着钱去了集市买了许多糕点礼品,便带着张云妹锦天赐去了张家村。
“姜大爷,喝茶呢。”锦大海向着一位老人打着招呼。
“呵呵,喝茶呢。”姜大爷笑呵呵的答道。
此人正是姜长老,十三年前他将锦文和心木的孩子带到这石头岛,被锦大海和张云妹从海中捡起,自己则佯装落水的老人被村民救起,在锦大海的房子不远处住下,看守着锦天赐。
“这姜大爷也不见老,身体真是好。”锦大海一边嘟囔着,一边别过姜大爷向张家村铁匠铺走去。
中午时分,锦大海一家来到铁匠铺。
“表姑父,好久不见啊。”张云妹拿着拜师礼殷勤的向一位正在抡着大锤打铁的壮汉说道。
“张嫂子,你可别拿我打趣了,我才四十多,别老姑父姑父的叫我。”壮汉放下大锤擦了把汗说道。这位就是张云妹口中的铁匠张铁匠。
“诶,这虽是远房亲戚,但辈份在这差着呢,表···表姑父。”锦大海看着这比自己年轻近二十来岁的张铁匠,想想今天有求于人也只能以晚辈相称。
“这就是天赐吧,这身板够结实啊。”张铁匠拍了拍锦天赐的肩膀。
“是吧,天天跟着他爹打渔,身板能不结实嘛。这身板打铁肯定是没问题的。”张云妹把带来的拜师礼放在铁砧上。又一把按下锦天赐。
“快叫师傅,给师傅磕头。”
“别别别,张嫂子,我就是个打铁的,你们二位看的起我就让我带这孩子混口饭吃,不用行此大礼。”张铁匠口中说着,却只拿起水壶喝水。
锦天赐还是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这就算是拜师了。
锦天赐磕完头,刚准备站起身,却听见一声女孩笑声。抬起头一看,只见一个十五六岁少女双手撑头趴在围墙上冲着锦天赐笑。
“灵水,快下来,一个姑娘家的,成天爬墙头算什么。”张铁匠对着墙上的少女说道。
“爹,这个黑娃子就是你收的徒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