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的前锋军从最开始的相遇,派遣小部分精锐,到逐渐增加兵力,到西夏前锋被击败,再到此时西夏的京师戍卫军前来支援。
破甲箭让宋军停下前进,快速列出长枪阵。
此时西夏新的前锋,在使用完破甲箭后,明显打压了几分刚才宋军那不可一世的战斗气焰。
随后西夏的铁甲骑兵从两翼开始出动。
按照李遇提供的情报,李乾顺一共有五万骑兵。
右路的一万骑兵已经被打崩了,左路的李察哥有一万,中路有三万。
中路有八千铁鹞子,还有两万二千骑兵是类似拐子马一样的中型骑兵。
这个数量就非常可怕了。
试想想,一万骑兵是什么概念。
每一个骑兵横向间隔十米,如果横竖各100匹,纵横就是一千米。
一般的足球场长度也就105米,一万骑兵列出来,相当于10个足球场的长度。
两万二千骑兵,横竖相当于22个足球场的长度。
当然,李乾顺没有一口气把中路的三万骑兵全部派出来,除了铁鹞子以外,正常的中型骑兵数量在一万,分布两翼。
另外一万二千中型骑兵没有上来的原因是,在后方潜伏,寻找无时无刻不在变动的战场的可乘之机。
毕竟这种中型骑兵与铁鹞子不同,铁鹞子负责在宋军军阵松动之时横推,这种中型骑兵是可以快速迂回作战的。
他们可以蛰伏在后面,可以随时将打击快速突进战场里。
此时西夏前锋左右翼各五千骑兵,规模也已经很大了。
他们从两翼展开,如同一只雄鹰展开了一对巨大的翅膀,开始朝李世辅的左右翼推进。
更可怕的是,这两支骑兵,都配置了长枪。
一旦中型骑兵配置长枪,意味着要做冲锋。
这也表明,西夏人非常清楚普通的弓箭对宋军的步兵方阵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时代不一样了,双方的披甲率大增,传统骑兵那种冲到附近以弓箭射击后快速迂回而走,以此给敌军步兵造成心理负担的放血战术,已经不适合如此的宋金夏之战。
能干到铁甲步兵的,要么是破甲箭,要么是重砲,要么就是骑兵那可怕的冲锋。
此时正面会战,西夏人选择了以中型骑兵来做冲锋。
只见那左翼那五千骑兵,浩浩荡荡而出,无数铁蹄在地面嗒嗒作响。
战马嘶鸣此起彼伏,骑兵纷纷竖着长枪。
一眼望去,铁甲如海,长枪如林,仿佛望不到尽头。
最前面的一排,呈现出锥形,足有近千米长。
右翼的五千骑兵也同样如此。
他们起初是正常的行走速度。
等距离宋军左右翼大约三百米的时候,开始加速,是小跑。
前排最先加速,如同海浪一样往前推进过去,后面的紧跟而上。
如此,铁蹄变得急骤起来。
地面的积雪也被铁蹄震得飘舞。
等进入两百米左右的时候,这些铁甲骑兵开始冲锋。
左右两翼都开始冲锋,速度越来越快。
“杀!杀!杀……”
漫天的喊杀声,仿佛要将远处的古长城震得崩塌。
宋军左右两翼的长枪兵站在盾牌后面,他们明显感觉地面在颤抖,在下沉!
宋军军阵中立刻飞出一片片密密麻麻的箭雨,黑压压的,升起来,朝西夏骑兵压过去。
只见一些战马中箭崩倒在地上,后面的战马快速绕开,继续往前冲。
速度越来越快,在宋军发出两波箭雨后,最前面的骑兵狂潮已经到了宋军的面前。
西夏骑兵群的长枪瞬间扎在了宋军的铁盾上,形成一股磅礴之力,而宋军长枪也扎进了西夏骑兵的马腹中。
鲜血喷涌而出,战马哀鸣,没有冲破宋军的防线,疲软地倒在阵前,上面的骑兵也倒下来。
但是,西夏人的冲击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紧接着后面的狂风暴雨般的冲击就来了。
甚至战马被前面倒地的战马绊倒,直接倒在了宋军的长枪上面,将突出来的密集长枪压弯下去,上面的骑兵往前栽倒,砸在铁盾上。
后面的骑兵也冲了过来,直接以同归于尽的方式冲的。
这样的骑兵,横向完全覆盖了宋军的侧翼。
看上去就像是钢铁海浪冲击在漫长的礁石上,卷起了一大片浪花。
很快,更多更密集的骑兵狂潮往这边扑打过来。
一排接一排,以恐怖的力道将宋军侧翼防线硬生生冲击开。
但是,宋军步人甲的纵深是足够的,在张伯奋支援了一批后,总兵力已经达到近两万,想要硬啃下来,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惨叫声此起彼伏,战马一批批倒在地上。
宋军士兵和西夏士兵,皆有被压在战马下拖行的,最后只剩下一条条模糊的血肉,和绷断的骨头。
足见这一战,李乾顺拿出了什么样的决心。
也确实是赵宁将李乾顺逼到了绝境,如果再不拼命,就是亡国之危了。
尸体很快堆积起来,战马和士兵,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