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是老大,赵楷是老三。
赵楷这个人可以说是赵佶诸多儿子里,智商最高的一个,赵佶最喜欢的儿子。
也是当时赵桓还是太子的时候,皇位最大的竞争对手。
当时的朝堂上一大群见风使舵的人,看赵佶的脸色,想要废除赵桓,立赵楷为太子。
若不是金军南下,赵楷真有可能是未来的皇帝。
人肯定是要死的。
朕找不到你谋反的确切证据,朕就没别的办法弄死你了?
吞并国有资产,玩劣质铁器,混入军器监,草菅人命,私通金贼。
这些罪名够不够?
而且这些罪名才是赵宁想要的。
谋反不谋反的罪名,对赵宁来说,算个屁!
面对赵楷的求情,赵宁没有丝毫怜悯。
赵佶探出头来瞄了瞄,说道:“大哥儿,他毕竟是你的亲兄弟,就算再错,你也不能取了他性命。”
赵宁目光落到赵佶那里,赵佶立刻缩了回去,像是被火灼了一样。
“朕刚才问你是谁私通金贼的,你说是他,私通金贼便是死罪,害死他的是你,知不知道?”
赵佶实在没办法了,打也打不过这个儿子,说也说不过。
他叹了口气,无奈说道:“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你以为你在上党击败了金军,大宋就能赢了吗?”
“金军猛如虎,兵多将广,就说京东东路,尚有十万精锐,已经打徐州了!”
“我这也是为了大宋,为了祖宗江山!”
“河北路被打废了,河东路被打废了,就算你打了一两场胜仗,也不能改变大局!”赵佶说着说着,眼泪就出来了。
“河北路全没了,人也没了,三镇都没了,还怎么打,割地赔款,和金人讲和,还能活下去!”
宋朝的河北两路有近160万户,按照每户6口人来算,近千万人,占了大宋十分之一的人口。
金军最开始两次南下,占领河北、河东大部分土地。
那可不是以战养战,那是大发战争横财。
掠夺了巨量的人口、土地、粮食、财富、牲畜等等。
还包括宋军边关的军事科技。
而大宋呢?
河东、河北,几乎被打废了一大半。
宗辅又深入京东东路,兵临两淮。
这种局面,的确让人绝望。
赵佶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面对这种局面,他感到绝望是一个普通人正常的行为。
但是,这种局面就是赵佶一手造成的!
谁都有资格感到绝望或者退缩,但就是他赵佶没有这个资格!
而且单独分析赵佶那句“河北路被打废了,河东路被打废了,就算你打了一两场胜仗,也不能改变大局!”,也是对的。
从两国长远对峙来看,长安会战、上党会战,的确不能彻底改变局面,它们最多只是粉碎了金国第三次南下之战灭宋的野心。
金国继承了辽国全部的遗产,即便第三次宋金之战受到重创,但其国力依然是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
开国名将全部都还在。
反观大宋,虽然顶住了第三次金军大举南下,但其内部本身百病缠身。
皇亲国戚带头私吞国有资产,百年以来的弊政就更不必说。
官僚吸血,鱼肉百姓,民不聊生。
而且河北、河东被打残,本身对大宋的综合国力就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大规模难民南下,造成局部社会动荡。
土地兼并、官僚腐败、行政低下、军政混乱,国库开支依然入不敷出。
这些全部是问题,不是打一仗就全部消失的。
毛熊打一次对阿战争后就解体了,鹰酱跨国打了多次战争却越打越有钱。
为什么?
毛熊解体不是因为军事遇阻,而是其本身经济模式就出了巨大的问题,属于财政崩溃导致的解体。
没有正常的财政收益,各方势力都会焦虑,都会急着想各种办法,越急越出错,各方都会在这种情况下心生不满,相互倾轧。
这就是极度内卷的格局。
大宋朝现在就是。
老百姓穷困潦倒、官僚贵族吃不饱贪得无厌,在生产力无法突破的情况下,蛋糕只有那么大了,各方都不满意。
而且北方凋零后,大量人口南迁,进一步内卷。
如果不破这种格局,大宋就没法蜕变重生,便谈不上持续抗金,甚至击败金国,灭掉西夏,横扫草原。
而今日,拿宗室开刀,其实是破局的第一步,一个切入口。
它不仅仅只是钱的事,它是立一个标杆,把宗室涉及的问题都拿出来,晒出来。
把腐败问题量出来,整顿的是宗室,其实是给官僚看的,也是给天下人看的。
赵宁站在那里不说话,他没有任何想要跟赵佶说的,说一个字都是废话。
因为认知不同,格局不同,能力和手腕全然不同,说再多赵佶都无法理解。
他要做的就是杀人诛心。
“你以为你真的能改变局面吗!”赵佶又说道,“你什么也改变不了,最后只能跟金国议和,听你爹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