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尘埃如山> 第35章 修寨(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修寨(2)(1 / 2)

三家营因为修寨的事情,三族完全撕破了脸,这个年便没有一家过的有滋有味。

李长盛也不再遮遮掩掩。

还没出正月,就指挥着族人开始往营里运石输木,

祠堂门前偌大的街道,被堵的水泄不通。

李长有请来了镇上的风水先生勘察后,有把十里八村的石匠、瓦匠、木匠、铁匠也请来,

支起了大锅买备足了吃食,不声不响的动起了工。

憋了一肚子火气的郭家人也没闲着。

他们卖了存粮,买来石料、石灰、黄沙、木料和煤炭;

开了春便在营外砌就了一个砖窑,族人们七手八脚的开始打土坯烧砖;

营里也支起了大锅,女人们把粮食上碾,制作吃食。

郭修安和郭敬裕一起,向修好寨围的村寨取经问道;

详细的计划着寨围的选址走向,寨门和堡垒的方位大小。

郭家族人上下一片忙碌!

韩家人的土寨,在韩皮匠的张罗下,也乒乒乓乓的也动工了!

但修寨建围毕竟不是小事,就算是聚全族之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三家营这个奇奇怪怪的寨围,完全修完已是四年之后的事情;

耗费的钱财砖石,更是把三家营多年的积攒节余,花了个干干净净!

三家营在修寨的四年里,种大烟熬烟土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修寨”成了最好,也是最无可反驳的借口!

一句“不种大烟,哪来的钱财修营寨”的搪塞,

村民们便将内心一闪而过的良知和愧疚,毫不怜惜的抹去!

烟土带来的丰厚收入和内心的满足,让三家营的老百姓欲罢不能。

即使是在营寨修好后,三家营百姓为了温饱,

早已将形同虚设的民国禁烟令,还有族规村约如敝履般弃之脑后。

以前老百姓挂在嘴边的评论,是哪家的庄稼收成最好;

如今早已变成了营外那块烟田长势最旺,营里哪院熬制的烟土更好!

人们站在三家营外的官道上,凭借高高低低的寨围,

一眼就能看出哪里是李家、哪里是韩家。

李家以三尺青石做底,青砖砌墙,修了个一丈多高的砖石寨;

南北两座大寨门,东西两个小寨门。

郭家只是以石条做基,修了一个丈吧高的砖寨;

在东向和南乡开了两个大寨门,在西边和北边开了两个小寨门。

而没有能力修砖石寨的韩家,就把李家的东寨围和郭家的北寨围连起来,

在东边和北边修了条七尺高的土寨,在东向开了一个土寨门而已。

郭家在寨门由郭治远亲自设计。

他在寨门两边各修了一个碉楼,上面放置土炮和罐儿炮,

楼里对外留有枪孔和瞭望口,每隔三十丈又修了一个城垛,

同寨墙内的藏洞上下相连,方便进出上下。

营外挨着寨围,又挖了两长多宽的深沟做寨河。

李家的寨门和寨围最先修好,却没有办法再修寨楼和寨垛。

李长有对李长盛说:“喝过洋墨水的就是心眼多!

哪天土匪真的来攻,郭家咋干咱儿咋干,保准不吃亏!”

除了高高低低的寨围,最别扭的,是原来营中的祠堂和南北街。

原来宽阔的南北大街,夹在郭家和李家的寨墙中间,

变成了不足两丈的甬道,通到祠堂前便成了一个死胡同。

郭修安站在街上看着祠堂直摇头:

“祠堂里的祖宗,如果看到三家营现在的模样,

不知道会不会,被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气死!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将来我死了,是没脸面见祖宗的!”

一时间,三家营的寨围,又成了十里八村的人们评头论足的对象。

有人说:“我看呐,以后三家营应该叫郭家庄、李家庄和韩家庄了!”

李长盛听到后到很坦然:“叫李家庄挺好!”

郭修安知道后把烟袋锅敲得“铛铛”响:

“照样这下去,三家营早晚会被这个不伦不类的营寨,给装进去!”

这一年的冬祭,轮到了李家主办,但李长盛却一直不愿出面主事。

牛恒山一气之下,他自己在牛家庄祭祀了祖宗,然后扬言:

“你们爱祭不祭!牛家再也不搀和三家营冬祭的事情!”

后来李家在自己的寨围内,也修了个小祠堂,

李长盛把李氏一族祖宗的牌位,也搬了回去。

偌大的三家营祠堂,便只剩下郭家的祖宗牌位。

郭修安对着郭敬祖的牌位拜了拜说:

“爹,以后没有三家营了!

只有郭家庄、李家庄和韩家庄了!”

三家营寨围修好的那年冬天,乡村郎中白自久无疾而终。

白郎中的儿子白建堂,接过白家的药箱,继续在三家营悬壶济世。

而要了一辈子饭的于花子,这年冬天捡来一个逃荒的半大孩子,跟着他学唱莲花落!

小花子一声“爷爷”,感动的于花子涕泪夺眶而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